嘴巴效应
(此文经刊登在2011年3月27日星洲日报大北马《28楼》专栏) 过去的18天,我请了长假,到台湾参加侨委会主办的短期西式烘焙班。 与其说是“万一”在下届大选,我老板输掉后有个“后备行业”可做,更实际一点来说,应该算是“圆梦”的一个过程。 那是我“想做”了很多年,却从来没有真正采取行动去落实的梦想。 从开始下载表格、线上报到,到抵达桃园机场,直到整个课题的结束,似乎像做了一场梦,但却那么地实在。原来要梦想成真一点也不难,只要“去做”就行了! 从第一天的报到、自我介绍开始,我就向身边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说,我姓张,名叫燕芬,来自马来西亚槟城州。告诉你噢,槟城很漂亮的,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,槟城的小食跟台湾有得比呢! 就这样,从上课、休息节吃东西、实作课,甚至是出游参观,我的职业病就惯性发作,对不同的学员重复着同样的论调;甚至问自称常受邀 “表演”的老师父:“要是槟城请你去表演,你去不去?” 他先是愣了一下(也许还搞不懂槟城是什么地方),然后我再介绍:“槟城就在泰 国和新加坡的中间”。 结果参访结束后,老师父竟然在60多人的人群中把我找了出来,再递上一张名片,“请多多指教”。 有一名出生在马来西亚,但是30多年前移民到美国的同学问我:“嘿,308变天后,槟城有没有好一点啊?我想回去看看呢!” 就这样,在2个星期的结业礼上,全班56个学员,竟然有三分之一表示考虑会来槟城玩;其中十多个连“良辰吉日”也挑好,连酒店柜台的、教我们做蛋糕的老师也说想来考察考察;这回,轮到我直冒冷汗了—要是他们真的都来槟城,我怎样有时间一一招待啊? 告诉人家槟城有多好,充其量是槟城人的“大槟城主义”在作崇。没想到,我每天在他们耳边重复地讲槟城,也会在潜意识里被吸收,然后就演变成一种“想要来槟城看看”的动力。 现在,我终于明白,我那可爱的老板,为什么可以那么长气地、一次又一次地对着不同的观众群,表达槟城的政绩、槟城的良政、槟城的成就、槟城的好;原来,身边那群看似没有反应的人,其实,都有“听进去”的,至于什么时候化为“动力”,则不得而知了。 原来,“嘴巴的效应”,一点也不输给庞大的广告效应;更重要的是:它是不用本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