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名英雄
(此文经刊登在2010年5月30日星洲日报大北马《28楼》专栏)
最近一周,中英文报章大事报导“深沟守护者”-- 也就是那些每天浸在污水中,打捞无良市民所抛的垃圾的员工。基于州政府有意对他们无私的贡献给予奖赏,而让他们在一夜之间,成为城市里的英雄。
当天其中一家报章的标题最抢眼,也引起人们很大的思维震撼。“你抛的垃圾,决定他浸多久”,配上一张市政局员工浸在深沟中的照片。希望那些习惯顺手抛垃圾的人民,以后要乱丢垃圾时,想一想这张照片,再想想你随手的动作,害到人家千辛万苦捡“手尾”的结局。
记得有次我与槟岛市政局前主席陈清水提起闪电水灾的问题时,谈到比起过去,水灾情况似乎有好转了。他给我的答案让我目瞪口呆了好一阵子。
他说,我们呼吁市民别丢垃圾,没用,垃圾一样多,等治水计划吗?至少也要三五年才能建好,于是回到最原始的方式:发现到老天开始下倾盆大雨,而且“雨势”15分钟还没有转小的趋向时,就开始打电话要市局员工出动,到低漥地区穿着雨衣挖水沟里的垃圾。除了巧遇涨潮,一般上这么做,即使是水灾黑区,鲜少会闪电水灾。
天啊,在这个文明的社会,竟然会有此等的怪象发生。从前朝到今朝,为官者无不苦口婆心“劝告再劝告”市民别乱抛垃圾,但是伟大的人民依然把这话当成“耳边风”,你劝你的,我照抛,你“吹”咩?
是的,几十个员工收拾垃圾和捞垃圾的速度,远远比不上150万人民丢垃圾的速度。要学新加坡政府强势执法吗?恐怕你的执法人员也不够呢。
垃圾的根源大家都很清楚,民联政府也发动了很多计划要绿化槟城。这边厢发动千人大清滩,一周后垃圾像长了腿一样,又回来了,满布海滩,扫的人乏力,抛的人依然不当一回事。
在社尾万山前的一场清洁运动,是活动也是转机。那天刚巧有员工在清沟,又刚巧彭文宝和曹观友“硬硬”把记者拉过去拍照,刚好遇到好的记者好的编辑把这新闻“做大”,默默耕耘几十年的清沟英雄才曝光,大家才终于知道人们自私的行为害到人家需要以这种方式来工作。
也许州政府决定颁发的500令吉,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小数目,但至少是肯定这批无怨无悔员工多年来的贡献。
前两天,28楼就此事收到一名署名“愤怒的市民”写给市长、副本呈首长的信。文中他大骂市局不人道,竟然允许员工赤手空拳在毫无装备的情况下去进行脏沟清理工作。
其实,市长曾向部门主管了解,原来市局一直有准备特制服装及手套,不过员工觉得这样工作太不方便也没有效率,所以才选择了赤手空拳。
更绝的是,这名市民在信中还说,这些报章这样刊登这些照片和新闻,有丑化州政府之嫌,所以他建议州政府应该强烈警告媒体,以不重犯。
也许这位市民还活在国阵的思维下吧?媒体不这么大事报导,要怎么“震醒”普罗大众对环境的醒觉呢?大事报导我们感谢都来不及了,还警告什么?
所以说,同样一件事,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诠释。在林冠英的眼中,这报导是协助州政府唤醒那些随手抛垃圾的人“高抬贵手”,于是捞垃圾的工友每人获得500令吉。要是换了一个领导人,也许媒体主管又得忙着喝茶吃饭了。
2 Comments:
有机会的话, 林冠英首长应该派人去曼谷和泰国旅游热点的,看看泰国的“垃圾管理”。 人家街头小贩时间一到,那地方就收拾得干干净净。而且曼谷除了7-11 很多之外,垃圾桶也不少。几条购物街天天开,地上都没多少垃圾。因为垃圾桶很容易找到,而且常清理, 没有说假期一到清道夫和收取垃圾的就不见了。
泰国在长假日的时候 ,在旅游热点,每天在路上都有机会看到污水槽车,垃圾收取车。连露营的地方附近,都准备了垃圾桶。结果也一样, 常常处理。
真正的行政功夫没做好的话, 市政府不应该随便把责任赖在人民头上。就像Idris Jala 的破产论一样破产。
别太天真高估所谓的”教育“。 真正厉害的国家政府注重的是”教化“。 在拥有整洁市容城市,就算是喜欢丢垃圾的人也不敢随便丢。
I agree with moo_t. It's very difficult to find dustbins in certain roadsides. E.g. Burmah Road
Post a Comment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