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如何

很多时候,面对感动的场合,不懂应该如何表达谢意,歉意或是接受别人的谢词,一句"无论如何" 代表了千言万语.....

Sunday, April 04, 2010

100块

(此文经刊登在2010年4月4日星洲日报大北马《28楼》专栏)

本周全城最热门的话题,并不是什么电影上画,而是“你去拿100块钱了没?”

是的,就是这100块。不管是60岁以上的阿姨阿婶阿叔,或者是我们这些尚未符合资格的子子女女,开始四处逢人便问,深怕有那一个不知情者错失了这个有钱拿的大好机会。

其实州政府派100令吉的回馈金给州内的乐龄人士,已经不是新闻。这消息从去年唱到今年,一如往昔,“赶最后一分钟”的人还是占大多数,结果单是3月的首10天,槟州就多了近2万名登记的老人家,使各议员服务中心的助理做到头昏脑涨。

也许是很多人根本不相信政府会这么“好死”派钱,所以即使是消息发布了,第一时间登记的人也不多,直到“看起来应该是真的”时候,以及报纸一天接一天刊登仪式上拿到钱的新闻后,查询如何登记者,还是大有人在。

写稿的这一天,正是收到通知信的乐龄人士开始到马来亚银行兑现100块钱的第一天。 林先生特地安排到自己的州选区银行巡视,确保一切顺利,结果才发现银行外的大路,已经被乐龄人士及他们的子女的车子塞满了。

去除那些不知道其他天数尚可兑现100块的人不说,单以我家两老为例,我已经多番告诉他们:只要有信,下星期去拿还是可以拿到100块的,不需要第一天就跟一大堆人去挤。

结果两位老人家告诉我:“等就等,还是快快去拿钱比较好,握在自己手里的才是属于自己的。万一一不小心,第二天睡醒,槟城像霹雳州一样被夺权,那我的100块岂不是‘冻过水’?”

原来他们一点也不“老模糊”,还精得很。看来周六一大清早挤在银行外的,有一大半是持有这等思维的精明老人。

到咖啡店泡时,有相熟的老人前来向我炫耀他刚才如何如何地拿钱,然后计划要怎样用这100块钱,比手划脚+扬起的嘴角,实在无法掩饰他们的兴奋之情。

我小心算过,100块说多不多,其实一点也不少。如果不选择吃大餐的话,应该够我在外吃足两个星期的午餐了,或者是小国产车的两周添油费。

从县署开始寄信的那一天起,28楼的电话就没有停过。其中一个理由是信中附上林冠英给老人家的信,大家一有疑惑,就致电来东问西。

办公室有一名比较主动的职员,除了在回答前先向我们确认资料,还召开一个小型的非正式会议,告诉其他职员要是有人打电话来问这个要如何答,这个又如何……

遇到一接电话就直接讲福建话或华语的人民,电话就转到我们这头来了。忙了一个星期,似乎什么都没做,而事实上,方才回想起:原来我们连吃饭时间也在接电话呢!

众乐龄人领钱后,记者问首长心情如何时,他有其中一句是说“有种做政府的感觉”~~

这句话的妙处在于:当政府要怎样做都可以,就看你要做什么。分别只是在于“派钱给老人”还是“留给自己的‘后袋’”。




1 Comments:

Blogger aurinko said...

无论如何,看见钱进人民的口袋,我爽了!

3:55 AM  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