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如何

很多时候,面对感动的场合,不懂应该如何表达谢意,歉意或是接受别人的谢词,一句"无论如何" 代表了千言万语.....

Friday, August 17, 2007

以什么来吸引人才回流?

(此文刊登在2007年8月17日星洲日报《大北马》笔笔皆是专栏)

日前采访一位在加拿大享誉盛名的钟灵校友拿督刘宗正的受封仪式。

这位在多伦多大学创建分子诊断GeneNews“劲牛”的人才。10年前,他开始研发“前哨定位”(Sentinel Principle)──一种透过抽取血液中基因以确认各种疾病的技术,成为当代医学界上的一大突破。

最让众记者震撼的是,他更获得加拿大政府颁发的“终生教授”身分。这是一个连一国之首的总统,也无权将他辞退的学术领域至高境界,也是加国在捍卫学术表现上,对学者冠以一种备受尊重的荣誉身份。不过,前提是他必须先成为加国公民。

本着回国献身的精神,在首长许子根博士盛邀下,他在槟城设立了一个临床试验室。

他谦卑的态度,再衬上今时今日的地位,这次的受封真是实至名归。

可惜的是,他已经不是马来西亚公民,而是加拿大公民。现在他只拥有大马的永久居民身份。

在首长面前,他说,早在1962年他人在加国时,加国就有意拉拢他成为公民。但是,他迟至1976才接受。接受的理由,也是学术地位上的认同。

他淡淡地说,人才啊,全世界都要。他在哈佛的时候,就有很多人要他成为美国公民。但是他比较爱马来西亚。我问:你会不会为了要回流大马,而放弃了加国的公民权呢?

在他未回答之前,我们尊贵的首长已经挡在他面前,笑笑地说:“这个时候,不要谈这个课题啦。”

踏出富丽堂皇的州元首府,我思考了很多。有成就的国人放弃大马公民的事,难道只要我们不谈,问题就不存在了吗?政府不是说要人才回流吗?难道我想追问真正享誉国际的人才为何不回来,也“敏感”吗?

我也在想,如果(我是说如果),刘宗正当年不到加拿大,他留在他最爱的国家里其中一所国立大学,他有今天的成就、身份和地位吗?在他成为世界争相拉拢的过程中,他的最爱,给了他什么辅助?

要人才回流,不只是政治领袖在台上说说几句漂亮的词句就成功了。在你把人家放在不同等公民的地位、设下许多有形或无形的栏杆、要这些人才容忍各种不成文规序的同时,世界各国政府,已在千方百计探索这个人才一生的最终梦想,度身定造优势,就轻易地套住了我们的人才,这叫求才若渴。

你说,在这方面,我们凭什么跟别人争?充其量只能在人才偶尔回国度假之际,再次高喊“马来西亚能!”沾上一点点的光环,That's all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