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论如何

很多时候,面对感动的场合,不懂应该如何表达谢意,歉意或是接受别人的谢词,一句"无论如何" 代表了千言万语.....

Tuesday, March 10, 2009

写在 308 一周年

(此文经刊登在2009年3月8日星洲日报大北马《28楼》专栏)

去年的 308 大选,采访主任“指定”我专程追踪林冠英在槟城上阵的新闻,结果我也太听话,一跟就跟到 28 楼,想必他至今还后悔莫及吧?

也许当时转换跑道的决定,真的和所有因变天而情绪高昂的人民一样“一时冲动”,但是,从执笔写新闻换成新闻秘书,两份工作岗位的截然不同,却让我从不同的角度看了很多人性的真面目,也体会了人间冷暖。

从来没有想过,自己可以过着典型上班族的日子,更出乎意料的是,换了工作后,才发现自己一心多用的优点,还有,长文缩短的功夫也进步神速 — 从“一字不漏”到“句句精简” -- 因为首长忙得一天可能只有 2 分钟听你的报告,内容不得不精简,在环境的压逼下,原来人类天生就有继续生存的能力。

以前采访,是以一个记者的眼光去记录一切。换了一个身份之后,心态就得从“没位坐就杯葛采访”,调整到“必需确保安排妥当” ; 同样的,以前在采访之前会先做好功课,想想有什么问题可以刁难首长大人,现在也同样要想问题,不过得先给老板报备,有必要的话,连“证据”也得事先做好准备,以让同行们“满载而归”。

在政府部门工作像回到大学。这不是一个单一语言的环境,除了需要尊重其他种族(包括不能在办公室吃叉烧酥)外,各族相处时多语的应用,让我的国语和英语会话顺畅了不少。

以前,在写稿时遇到问题,只要高喊“主任啊 …… ”,答案就在眼前。现在,锁碎事需要自行解决、很多决定必需要快,不想“独当一面”?根本是天方夜谭。

还有,林冠英整天说的 “以前我坐牢出来的时候,又不见得他说是我的同学,现在才来认亲认戚”,我这等小人物竟然也有同样的遭遇。以前当记者,要跟人家讨一张名片和联络电话,人家把你当成是“瘟神”,死都不给,现在却千方百计把名片塞到你手中,没有真正体验过,真的不知人类竟也可以虚伪到此地步。

记者是一份需要激情的工作,弹性的工作时间确是很写意的生活, 反之,行政级的公务员,除了工作时间长、没有超时津贴外,还得承受无止境的压力,让我不得不染发,以掩饰半头的银丝。

虽然如此,当你想到可以将以前的想法化为事实时,那份满足感却是不同层次的。再累的时候,想起大学教授得悉我帮一州之主工作时那幅闪得发亮、充满期待的眼神,你就知道你必需努力的东西还很多 — 至少不能辜负老师的期待。

308 一周年,好像很快,事实上,我们比救火员更累,因为大队长是“钢打”(不是“铁打”)的超级救火员。 J

祝大家 308 民主自由日快乐!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